周逸芬专访:和英用图画书延续感动

以如此审慎的态度做原创,是因为周逸芬要把这些原创做出最好的品质, 推向国际舞台。 

周逸芬还记得第一次看图画书《永远爱你》时的心情:温馨的画面、反复咏唱的歌词,让她想到了父母对自己包容的爱,她无法抑制地泪流满面。于是,这本在美国最畅销的图画书成了周逸芬创立和英出版社后引进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相信一本小书也可以感动人心,改造世界;相信好的图画书可以让人一再品读,余韵无穷。 12年来,周逸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认真甚至执拗地做着图画书。

十年的等待

 

      台湾知名的出版社大多云集在台北,和英文化却远在高科企业聚集的新竹,这中间有些许的无奈。

 

      周逸芬随丈夫从美国归来,丈夫在新竹的一个高科技企业任职。但是,以写作、编书为志趣的周逸芬在新竹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出版社去服务,她只有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我知道自己要做出版,我一直等待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一等就是十年,一直等到孩子们上了学,周逸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直等到持有的公司股票上了市,周逸芬有了充裕的资金可以为自己的理想“挥霍”,1998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

 

      在和英文化初建的几年,主要是引进国外的图画书,这对周逸芬来说单纯而又快乐。之后开始的原创图画书创作,要比做引进版烦琐和辛苦得多,但“做引进翻译不缺我一个,做原创更能体现和英社存在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根”。

 

      如今的和英文化已经成为了台湾童书的一个品牌,更拥有了众多的拥护者和发烧友。周逸芬把从世界各地精挑细选、美轮美奂的图画书引进到台湾,累计已达100多册,其中包括屡获各种奖项的《图书馆狮子》、《吃六顿晚餐的猫》、 《威斯利王国》等。原创图画书已经位居和英社图画书销售前5名,版权也外销至法国、美国、西班牙、日本、韩国、以色列、丹麦、芬兰、荷兰等多个国家。最近,周逸芬又在大陆成立了和英工作室,把众多优秀图画书引荐给内地读者。

 

蹲下来做个小孩儿

 

     《米米系列》是由周逸芬与台湾著名画家陈致元合作推出的,包括《米米说不》、《米米玩收拾》《米米爱模仿》、《米米坐马桶》等等。这套图书紧扣低龄幼儿内心世界,以逗趣的故事和图画,巧妙地反映了孩子的心声,在还是以引进外文为主的台湾图书市场,“米米的图画书”脱颖而出,畅销榜连续三年荣登幼儿书第一名,在台湾的网络书店畅销榜也连续三年进入童书TOP10。米米的逗趣故事同样获得西方出版社的喜爱,法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纷纷引进版权,米米的图画书”也是芬兰、丹麦、以色列首次引进的华文图画书,要知道,这些西方出版商的眼光是极为挑剔的。

意外的收获也在意料之中的

 

     周逸芬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她洞悉孩子的心理特点:幼小的孩子是自我主义者,他们只看到自己。图画书要吸引“自我”的幼儿,就要选取他们关心的事。所以,创作米米图画书,周逸芬蹲下来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为孩子代言。

 

      要做到真正以儿童的视野做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相当辛苦的。周逸芬曾花了近三年的时间做实验和研究,以了解什么样的图画书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她从千余本中外图画书中挑选出近100本自认为幽默有趣的书,每天到幼儿园读给三个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听,观察并记录孩子们的反应,以此分析什么样的图画书最受孩子们的喜爱。

 

不给孩子“学”的压力

 

      周逸芬不反对图画书的教化功用,但她更强调图画书首先要讲究文学性,“所谓的文学性就是它首先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虽然有一些寓意和内涵在里面,却是不凿痕迹的。”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周逸芬的论文方向是儿童文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她认为儿童文学忌讳的就是直接的说教,必须要把它转化成好玩的故事,好的图画书应该“好好玩,好好听”,孩子听完故事不觉得有压力,令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所以,和英的图画书,在卷首和卷尾几乎很难看到“教读者怎么读”的导读,那是为了不任意干预作品的创意,给读者最大的自由,让他们自己来加以诠释。

 

     所以,周逸芬至今还纠结于《米米学收拾》的书名,她觉得“学”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教育的功能。但是因为在中文中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和“收拾”搭配的动词,只好选择了“学”。如果是英文书名MM TIDIES UP,就丝毫没有“学”的感觉了。这本书最近已改名为《米米玩收拾》。

 

做“道地”的文字

 

      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周逸芬做起书来却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

 

      即使在台湾做引进版图画书,她在精心选择一位译者后,依然要外请一位有相当文字功力的审稿人把关,作为总编辑的周逸芬还要最后再把一次关。为了一句最准确的表述,她往往要琢磨一个星期。我们要很慎重很慎重地对待读者,因为他们是幼儿。幼儿是没有选择能力的,妈妈念出来的声音他们都会像海绵一样照单全收,所以对待图画书的语言,要字字珠玑” 。由此,周逸芬不鼓励妈妈们随口编故事给孩子听,因为口语的表达“总归不是那么精准”。

 

得到的比想要的更好

 

      和英文化平均每两个月出一本原创图画书,再加上引进的版权,每年也不过10种左右,这和它在童书出版领域的知名度实在是“不相称”。以如此审慎的态度做原创,是因为和英要把这些原创做出最好的品质,推向国际舞台。每年的义大利波隆那国际童书展,和英都有备而来,带着自己的原创图书,与世界上最好的童书出版社的产品同台竞争。

 

      在推出的图书数量上,周逸芬是如此“吝啬”,但是为了图画书的品质,她从不在乎过程的辛苦冗长以及金钱的花费。

 

      参加波隆那国际童书展,制作一本英文样书的成本甚至高达数万元台币,周逸芬舍得。 《小球听国乐》支付了两百多万台币的成本,但是在出版定价时只算印刷成本,前期的费用都归零,周逸芬也舍得。她觉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有节制地“挥霍”金钱是值得的。

她喜欢做精装图画书,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图画书本身的品质。她不仅做图画书,还给图画书配上中英文说故事CD,只为让小读者们既能看书,又能听书。

 

      周逸芬是一个感恩的人,她说现在之所以还能冲劲十足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因为从小父母没给她任何压力,让她至今依然弹性十足。她说自己笨笨拙拙的,米米是冥冥之中上天给她的礼物。

 

      和英创立时并非以赚钱为出发点,但和英的发展,每一步都出乎周逸芬最初的意料。

这正应验了她们引进的图画书《开往远方的列车》中反复打磨的句子:“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

 

【辑录自20110516日出版商务周报】